水利工程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,都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。在古代,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灌溉农田、保障粮食生产,还能为民众带来生命的保障。而在今天,水利工程还可以通过水力发电,为社会提供清洁、可持续的能源。
然而,美国人却对水坝建设提出了质疑,主张拆除现有的水坝,理由是大坝对生态环境有害。这个观点究竟站得住脚吗?如果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原因,或许会发现美国的立场并没有那么合理,反而是自相矛盾。
2024年8月,柬埔寨人民经过多年期待,终于迎来了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项目——运河建设的动工。而承建这一工程的,正是中国。作为邻国,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早在古代,像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就充分展示了古人如何巧妙地管理水流,既防洪又灌溉,至今依然造福着后人。
中国幅员辽阔,地形复杂,气候多变。一些地区长年干旱缺水,而另一些地方则经常暴雨成灾。为了应对这些极端天气,修建水坝成为有效的手段。通过筑堤筑坝,可以有效调节水流,减少洪涝灾害。而且,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们发现水坝不仅可以防洪,还能通过水流的落差来发电。这一功能大大提升了水坝的价值,使其成为发电的重要设施,成为水力发电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80%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和核电相比,水力发电有两个显著的优势:一是无污染,符合现代环保的理念;二是不会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。水电的成本相对较低,也是各国大力发展的绿色能源之一。目前,中国的三峡大坝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,发电量排名世界第一。
尽管中国在水力发电的建设上起步较晚,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,早在2004年就已经超越了美国,成为全球水电技术的领头羊。而且中国的水电建设也开始走出国门,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设备,赢得了许多海外项目。
然而,美国对此并不感到欣喜,反而产生了嫉妒。一位名叫汤姆的美国工程师发出质疑,称大坝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,并指出美国近几年正在拆除许多水坝,认为这代表美国更具环保意识。那么,汤姆的说法是否正确呢?
首先,尽管水利工程确实会对生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,比如大坝会妨碍鱼类的洄游。例如,三峡大坝建成后,某些鱼类的繁殖受到了阻碍。为了减少影响,工程方已专门为鱼类开辟了通道,但即使如此,依然无法完全消除这些不利影响。
不过,在当今社会,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,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都日益提升。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都尽量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影响,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。而美国的做法,尤其是他们曾经建造的许多大坝,却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例如,美国的埃尔瓦河大坝,完全没有为鱼类提供通道,导致很多鱼类种群消失,甚至某些物种濒临灭绝。直到百年后,这些大坝才被拆除,尽管生态环境有所恢复,但那些灭绝的物种却再也无法复生。这种做法的生态代价是巨大的。
更讽刺的是,汤姆所提到的美国拆坝运动,其实并不是因为环保,而是因为这些大坝老旧、功能失效,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很多大坝已经运营超过50年,设施老化,维护费用高昂,且极易发生破坏。美国有1.55万座大坝存在严重隐患,其中不少被评为D级,意味着不合格。
最具讽刺性的是,埃尔瓦大坝在被拆除之前,其发电量甚至不足以支持一个中等规模工厂的运行,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功能。虽然这些水坝被拆除时宣传为环保之举,但实际上,它们早已无法提供任何经济价值,也不再具备社会所需的功能。
汤姆作为工程专业人士,应该清楚这些事实,却仍以环保为理由批评中国,显然是出于其他动机,甚至有可能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全球水利建设中的地位。因此,美国的“拆坝运动”并不是因为环保理念的高尚,而是由于缺乏维护和管理,导致大坝功能衰退。
总结来说,水坝作为一种水利工程,无论是防洪还是发电,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益处。中国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经验,已经成为全球水电建设的领先者。而美国的“拆坝运动”更像是一种为了掩饰其老旧设施问题的行为,借环保之名为自己开脱。实际上,美国过去在水利建设中对生态的忽视,才是其“环保”立场的最大讽刺。
参考资料:
《解码科技史》20220423 世界工程奇迹——胡佛水坝。央视网。2022-04-23
美国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和改善建议。水利水电快报。2018-04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